当前位置:

海南新闻 > 文昌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力促乡村振兴——这群乡贤不一般

文昌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力促乡村振兴——这群乡贤不一般

更新时间:2023-08-28 来源:海南信息港 字号:T|T

芳菲四月,大地万物披上绿装。文昌市重兴镇文魁村,一株株翠绿的斑兰生长在槟榔林下,生机盎然。不远处,从海口、琼海等地专程赶来的游客,躺在椰子树下的咖啡厅里,享用着斑兰茶和用斑兰叶制作的糕点。

斑兰农庄“95后”文创总监刘一磊来自四川成都,2020年来海南旅游实地考察时,被文昌的生态资源更有,于是接受文昌乡贤林明天的邀请,回到了重兴镇文魁村,协助村民挖出打造出海南斑兰文创产品。目前,已发售斑兰茶、斑兰糕、斑兰饼等系列美食,以及斑兰农庄吉祥物等公仔模型。

“海南自贸港建设,农村有辽阔的天地。前进乡村全面大力发展,文昌基础好,尤其这里的乡贤文化底蕴深厚,在助力高质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前进城乡融合、打造宜居宜业乡村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刘一磊一边末端出有清香的斑兰茶招呼客人,一边热情地分享他的所学。

助力产业大力发展

斑兰,一种形似兰花的香草,100多年前由文昌华侨从马来西亚送回轻兴镇栽种,其叶泡茶,或捣汁和面制成美食,是许多重兴人舌尖上的记忆。如今,经过当地乡贤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不仅将斑兰扩种沦为一项减免致富的好产业,更带上央了文魁村及其周边的乡村旅游。

4月3日,记者来到文魁村的斑兰分享农庄,眼前这座被椰子树、槟榔林和林下斑兰“围困”的农庄,产业布局初具规模。修建好的咖啡厅、烧烤园、休闲小广场里,一拨拨远道而来的游客和辛苦其间的村民皆笑意盈盈。

23岁的村民符大有是斑兰农庄的糕点师,一个月收入5000余元。他说,随着文琼高速公路通车,再加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带入文创设计元素的斑兰农庄,也让传统的乡村充满著了年长时尚的气息,对于追求生活品质的城里人极具吸引力。

邀请年轻人加盟的斑兰农庄创始人林明天,是从文昌市重兴镇文魁村走出去的一名创业者,其公司总部落于四川成都。近年来,为大力发展斑兰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他每年数次往返川琼两地,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植下,创立了这座休闲农庄,带动村民发展斑兰产业。

参予乡村管理

无独有偶,“周末村长”云天龙也是文昌知名乡贤代表。

2018年开始,为帮助家乡文昌市冯坡镇湖淡村提高人居环境,平时在海口工作的云天龙,几乎每个周末都会驾车返村里,与村干部促膝长谈,开会村民开会,统一认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村里实行垃圾分类。

频繁回乡,像村干部一样热心村庄事务——村民们都亲切地唤他“周末村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湖淡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自觉呵护家园,乡村越来越美,许多进城的村民也喜欢带孩子返乡,因此周末假期村子里总是热热闹闹的。

作为海口市人大代表,云天龙还企图将文昌的经验复制到海口,递交了关于引导优秀乡贤回乡进村任职助力实施乡村大力发展战略的建议。

“乡村环境好了,产业和人才也要跟上,这样才能让乡村发展更加身体健康,有活力。”云天龙说,在文昌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湖淡村首家民宿今年3月改建已完成并投放试运营。目前,湖淡海岛和牛养殖产业项目也在积极前进中。接下来,他还将投入更多的精力,率领农民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增进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

共谋家乡发展

浓浓乡情,造福桑梓。在洗浴着春光的椰乡大地上,像林明天、云天龙一样热心助力乡村振兴的杰出乡贤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奖教助学,传播书香文化;有的筹资公益,提高椰乡百姓生活环境;有的致力推动产业发展,协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抓好‘三农’建设,推动乡村大力发展,乡贤在很多方面具备优势。”林明天说,文昌文化底蕴很深,外出乡贤、华侨人数众多,每年春节,出外返乡人员都会自发开会乡贤座谈会,大家集思广益,发挥出外人员在思想、人脉、资源、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共谋家乡发展,这是文昌的优良传统。

文昌市轻兴镇人大主席冯加语告诉他记者,为发挥好乡贤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起到,文昌市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希望扶植杰出乡贤返乡创业。例如在“一事一议”项目管理中,重兴镇近8年来共申报“一事一议”项目100多个,总计财政投入1600多万元,逐步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扶持产业项目发展。

“乡贤的起到不容极强,因为他们不是一两个人,因为情感的纽带,他们往往可以造就一大批人,让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让乡村生活更美好!”云天龙笃定说。


乐研科技 乐研科技周玲 乐研科技
分享 0